奋斗开新局,实干赢未来。已经启程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学校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重要推进之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每一个创业的春天,每一段奋斗的征程,都在为珍惜机遇、追梦圆梦蓄力。让我们从校农工党总支主委、检验学院院长、纳米生物传感中心主任张国军教授的事迹中,感受奋斗者的力量与担当。
在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张国军教授团队主持的项目“纳米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获2021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零的突破。
十年:从0到1000万
“祖国生我、养我,我事业的根应该在中国!”
2011年,张国军受聘为学校特聘教授。回国前的十年间,他先后在德国Institute of Photonic Technology Jena、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从事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已经颇有成就,获得了国际专利3项,主持新加坡国家级项目2项,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过30多篇论文。接到学校邀请后,他毅然决定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投身中医药事业。
刚到学校,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当时我最关心的,就是能不能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让我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快,张国军心中的顾虑被打消了。学校先后拿出四间实验室作为纳米生物传感中心实验室,同时拨出专项科研启动经费,用于购置开展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科研条件和环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张国军说,“实验室建得好、建得快,全得益于学校的关心和支持。”
如今,纳米生物传感中心实验室已近500平米,正立数字材料显微镜、半导体特征分析仪、奕叶探针台、荧光分光光度计、表面等离子共振仪、表面声波分子互作分析仪等设备全部到位。同时,团队特别注重人才培养,从国内重点高校相继引进多名博士,形成了共7人的核心教师团队。2015年从武汉大学引进的李玉桃博士,2019-2021年分别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回国后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21年团队又成功引进从美国田纳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楚天学子”梁纯子博士。目前,纳米生物传感中心已形成了一支梯度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互补、青年人才辈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交叉科研团队。
十年来,团队深耕纳米生物传感领域,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以上的15篇,大于5以上的40多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项,其中,面上项目7项,青年科学基金3项,还有省级及其他合作项目多项,累计获资助经费近1000万元。
(纳米生物传感中心学生在开展实验)
追梦:纳米技术+多学科=∞
“我和团队有一个梦想,就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传感技术结合,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张国军举例说,对于癌症等重大疾病,很多病人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需进行手术治疗,治愈率较低。如果研制出一种小型便携式装置,能直接从体液中检测生物标志物,对疾病进行早期预警,这样就可以尽早干预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
来校后,张国军一直带领团队开展“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血液检测,样品需求量大、成本高,而且耗时。采用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不仅减少了样品需求量(几个微升),而且能显著提高灵敏度,大幅缩短检测时间,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又能节省成本。在团队努力下,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基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的心衰早期检测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种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发表了多篇高水平SCI论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国军带领团队全力投入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研究,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国际知名杂志《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发表相关论文,并受邀在美国碳材料学会召开的“碳材料科学与技术抗击新冠肺炎”国际会议上作大会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在埃博拉病毒及新冠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受到了专家们的关注。
张国军的另一梦想,是将纳米生物传感技术运用于中医药,“纳米针灸传感针”正是团队探索将现代化纳米技术与传统中医针灸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
(纳米生物传感中心研究生正在进行针型传感器打磨加工实验)
为了阐明针灸治病机理,2014年开始,团队与针灸骨伤学院合作,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针灸针尖表面分别修饰不同的纳米材料,构建纳米针灸传感针,用于针刺前后穴位信号分子的实时监测,为研究针灸治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技术开创全球首例,相关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团队制备的纳米针灸传感针已实现了鼠脑多种神经递质的实时监测,为原发性高血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佐证。团队目前正在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合作,在纳米针灸传感针上集成自供电系统和无线传输模块,以实现直接在手机上读取信号。
同心:实验室是我们的“family”
“做科研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研究的是未知的东西。你不知道结果是怎样,只能一步一步探索。”
近年来,张国军指导实验室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频频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SCI论文,指导本科生获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在张国军言传身教的带动下,大家同心干、一起拼,科研捷报频传。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实验室就是一个“family”,而大家总爱亲切地称他为“老张”。
(纳米生物传感中心师生合影)
为培养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团队定期召开“两会”,即每月一次的教师例会和每周一次的学生例会。会上,大家轮流做报告,分享解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新近刊登的论文,汇报各自的实验进展,明确下一步方向。无论多忙,张国军都会参加例会,现场点评报告,提出改进意见。每逢“申报季”,张国军都会提前动员,鼓励大家做好课题构思,组织团队开展专题讨论,共同对申报项目成员的申报书、PPT等提出建议和意见,申报书最后提交之前,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帮忙检查、校对文本。年初,团队制定文章发表任务,成员按照时间表完成任务,年末进行考核并总结。在实验室的外墙上,张贴有近期研究成果,每隔一段时间,张国军都要求有新进展“上墙”,这也促使师生们不断钻研,攀登新高。
每每收到学生发来的论文初稿,张国军都会第一时间修改回复,即便是工作时间抽不开身,下班回到家的他也会尽快把文章改好。他说,学生在前期探索时,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这就需要勤动脑、查资料,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学习能力,但老师也要及时引导,让学生感觉到有老师和他们在并肩作战,更能激发他们奋进的勇气。
团队里,不管大家遇到实验问题还是生活问题,张国军都会给予指导与鼓励,让大家安心投入科研。他把年轻老师当成家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鼓励大家既要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又要相互合作,互相融通。团队围绕生物传感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应用这条主线,每位团队成员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方向,如电化学、纳米孔、荧光、场效应晶体管、表面声波等。“我们5个老师带的学生是互通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来找我们任何一个老师请教问题、指导实验,学生认了一个导师,相当于有了5个师傅。”团队成员李玉桃副教授说。
为了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张国军面向全校硕士研究生开设《生物传感与中医药学》课程。团队2019级中药学博士研究生李听弦,正是以此为契机,开启了纳米生物传感+中药学的探索之旅。初到课题组的李听弦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基础知识薄弱。在张国军的指导下,她以肿瘤外泌体标志物检测为切入点,建立了新型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成功监测中药活性成分对乳腺癌外泌体生物标志物的调控。因为没有英文论文写作经历,第一次投稿时,张国军从论文思路到数据处理、再到写作语法,前后给了李听弦14版修改意见,历时两个半月的修改后,论文最终发表于美国化学会(ACS)旗下顶级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一区,影响因子:6.986)。得知李听弦有继续深造的愿望,张国军为她积极联系北京大学课题组,鼓励她申请博士后。李听弦说,在科研之路上,张老师就是那个在前方举着火把给我们温暖的人,带领大家坚毅前行,勇敢追梦。
(张国军教授口述,整理:陈依、刘娜)